佛教思想命题

内容更新中


       哲学网首页    中国哲学命题目录    外国哲学命题目录    基督教思想命题    伊斯兰教思想命题    佛教思想命题

无知,故无所不知

设置字体大小:


无知,故无所不知
僧肇在《般若无知论》中阐述的知识论命题。所谓“般若”,印度佛教的专用名词的音译,全称“般若波罗蜜多”,意译为“佛教的最高智慧”。大乘六度之一,谓通过智慧到达涅磐之彼岸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一百说:“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”,认为此智慧非世俗人所能有,是成佛所需要的特殊认识,其特点是能洞察诸法实相。僧肇继承和发挥了前人的观点,在谈到对“般若”的理解时,得出了“般若”是“无知,故无所不知”的结论。
僧肇为了区别于常人习惯所说的智慧,称“般若”为“圣智”,反世俗的所谓智慧称为“惑智”。他说:“夫有所知,则有所不知”,此就世俗的所谓认识来说,它达不到对真理的认识。而“般若”就其对具体的事物来说,它是无知的,因为它不把虚幻的假相作为认识的对象,也不去认识它,故说“无知”。但是,“般若”所要认识的对象是非有非无的“空”,即佛教所谓的世界的本质或本体。僧肇认为,要认识这个非有非无的“空”的本体,既不能依靠感性认识,也不能依靠理性认识,只能通过一种神秘的“照”。
僧肇继而又得出结论说:“般若之能照”,即在于“无知”;“般若之所照”,即在于“无相”。具体的认识方法是:“虚其心而实其照”,意为“心”虚无所执取,由此而得的知即是“无知”,圣心无知,就能无所不知,不知之知谓之一切知。故言:“无知,非故无所不知”。万物虽形象各异,但都是建立在“自性空”的基础上的,因此而归结为“无相”,“照”到“无相”,也就与实际相符合而成为“无知”了。
总之,“般若”智慧所谓的“无知,故无所不知”,不过是说,“般若”之知是以“真谛”为其认识的对象,要靠神秘的观“照”才能获得,而不需要任何感觉与思维。其目的是引导人们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改造,让人们堕入蒙昧主义与信仰主义之中去。



看网友对 无知,故无所不知 的精彩评论

我来说一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