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思想命题

内容更新中


       哲学网首页    中国哲学命题目录    外国哲学命题目录    基督教思想命题    伊斯兰教思想命题    佛教思想命题

即万物之自虚

设置字体大小:


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佛教理论家僧肇在其著作《不真空论》中阐述的本体论根本观点和核心命题。它的意思是说,真正般若学的空观,既不是认为万物之前有一个虚无阶段,也不是在万物之外设置一个虚无的本体,而是就万物存在本身洞察其虚假不真,所以是“空”。
僧肇在《不真空论》中,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论证了“即万物之自虚”的道理。“即万物之自虚,故物不能累其神明”,这一句是就主观方面说,有了“即万物之自虚”的观点,就不会受外物的干扰了。“圣人之于物也,即万物之自虚,岂待宰割以求通哉?”这一句是就客观方面说,外物存在本身就是虚假不真,即有即无,用不着去人为地划分有无。然后,僧肇又综合了主客观两个方面说:“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,履万感而常通者,以其即万物之自虚,不假虚而虚物也”,意为从主观上不被“千化”、“万感”的外物所迷惑,从客观上就万物本身来说是虚假不真,所以性空,并不是凭借空的观念来把它说成是空的。僧肇认为,这就是般若学空观的真实含义。但这一空观的真实含义,一般人难于理解,所以在过去的般若学的研究中就产生了“六家七宗”的分歧,僧肇对他们一一进行了批判,并指出他们之所以分歧,根源在于不了解“即万物之自虚”的道理。



看网友对 即万物之自虚 的精彩评论

我来说一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