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思想命题

内容更新中


       哲学网首页    中国哲学命题目录    外国哲学命题目录    基督教思想命题    伊斯兰教思想命题    佛教思想命题

三业体殊,自同有定报

设置字体大小:


东晋后期的人生论题。佛教领袖慧远在《三报论》中提出的。它旨在论证和发挥佛教教义的基本问题——因果报应论和神不灭论。
慧远是根据印度佛教的业报轮回的学说,又吸取了我国原有的迷信观念,得出“三业体殊,自同有定报”的结论的。它是直接从人自身的主体活动中建立因果报应学说的,与我国古代由上帝司善惩恶,从外面主宰世界的说法不同。
“三业”指人的行为、言语和思想活动。“业”的性质不同,有善、恶、无记三种,慧远强调不同性质的“业”有不同的报应:“业有三报:一曰现报,二曰生报,三曰后报。”(《三报论》)所谓现报,就是今生作业,今生便受报应;生报是今生作业,下一世受报应;后报是今生作业,经数生乃至千百生,然后受报应。慧远的这套“三报论”,是富有中国色彩的报应理论。慧远又宣扬因果报应,指出轮回转生是人生最大的痛苦,只有信仰佛教,努力修持,才能解脱,获得永恒的幸福。
慧远的“三业体殊,自同有定报”的思想,与原始佛教的报应理论并不完全一致。印度原始佛教在果报的承受者问题上的观点是含混的、模糊的,它宣称“人无我”,否定人有一个绝对的永恒实体,这样,也就逻辑地否认了灵魂牟存在;同时,它又宣扬轮回转生的学说,从而等于承认了灵魂的存在。慧远看到了印度原始佛教这一矛盾的存在,做出“形谢神存”的结论,自认为是找到了轮回转生的承受主体。慧远的神不灭论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神不灭论,它是一种和幻想成佛的学说直接联系的灵魂不灭的理论。这既是对印度佛教业报轮回说的重要发展,也是中国神不灭论的新形态。



看网友对 三业体殊,自同有定报 的精彩评论

我来说一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