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境俱夺
禅宗临济宗提出的“四照用”当中的一个命题。“四照用”是禅宗从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立场对参学者进行说教的四种方式。
禅宗和佛教其它宗派的基本观点一样,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能接受佛教的认识论,都是由于存在着“我、法”两种偏见,谓之“我执”、“法执”。佛教认为,要想使人们获得“正见”,必须破除“我、法”二执。临济宗提出“四照用”就是帮助人们破除“我、法”二执。有四种情况要分别对待:
①有人已放弃“我执”,还没有放弃“法执”时,对这种人说教时,要肯定他放弃“我执”的一面,而批判他坚持“法执”的一面。这就是临济宗所谓“先照后用”,也叫做“夺境不夺人”(“境”是“法”,“人”是“我”)。
②与上述情况相反,有人放弃“法执”,但坚持“我执”这种偏见,说教时要“先用后照”也叫做“夺人不夺境”。
③有人能够完全放弃“我、法”二执,很好地接受禅宗的认识论观点,对这种人,就要全部肯定,即“照用不同时”,也叫做“人境俱不夺”。
④是本命题的论点,指有人坚持“我、法”二执,禅宗认为这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错误,要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,对于这种错误的人要“照用同时”,要“人境俱夺”。禅宗用文学形象的语言,把这种情况比做:“云散水流去,寂然天地空”。这里“云散水流去,寂然天地空”,是既无“境”也无“人”。
禅宗的这一认识论原则是和科学的、常识的认识情况完全相反,这种认识论是荒谬的。科学的认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,而禅宗则让人放弃“我执”“法执”,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认识方法。
我来说一句